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陕西美食 / 正文

舌尖上的粳糕

时间:2015年01月23日 | 作者 : 邹新社 | 浏览: 5823次

  前一段,央视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它用贴近生活的优美画面,简洁而富有情趣的语言,款款地叙述了吃的文化,让国人对吃耳目一新,不由钩起了关于吃的许多美好的回忆。

  


  



  《舌尖上的中国》在向国人介绍陕西小吃时,重点介绍了肉夹馍、羊肉泡、岐山臊子面,这三种小吃,用料皆为本地所产,固然是陕西名吃,但陕西也有一些小吃,如粳糕,用料是南方的糯米,有其独到的做法,尤如云南人对豆腐、无锡人对糖之热爱,也是关中人老少皆宜的美食。

  第一次亲密接触粳糕,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一位乾县宋老头,年长父亲二十多岁,解放前,租住在我们家,跟着他父亲在镇上一直卖粳糕。一天,找到父亲,想到镇上重操旧业卖粳糕,正好,家里有一块空地方,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成了宋大爷的粳糕作坊。宋大爷做的粳糕,筋道耐嚼,不粘牙,当年的老味道不减,一炮打响,一时间,外乡人跟集回家时给老人带两块用马莲捆扎的粳糕便成了小镇一道亮丽的风景。每隔几周,宋大爷总要留几块粳糕带回家,送与我婆婆及我们小孩吃。粳糕,可以说是上中学时,最爱吃,吃得最多的一种小吃了。

  做粳糕必须准备几个没有底的大铁锅,这是做粳糕的必备饮具,这个锅既用来蒸粳糕,又用来装粳糕,只有开始卖粳糕时,才把铁锅翻过来扣在案板上,把铁锅从上面慢慢地抽掉,取掉粳糕坨上的木板,就可以卖了。一个粳糕坨用一个铁锅,一般备用三到五个铁锅,以便赶会时,多做几坨。

  粳糕的做法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一个力气活和时间活。做粳糕用两种原料:糯米和红枣。在选料上要用上一年的成糯米,这样的米粘性大,红枣一般选用陕北的,个大,坏的少。把糯米和红枣洗干净后,先把糯米放在锅里煮到六七成熟,涝出,就可以装锅了。把没有底的铁锅放在敞口的大铁锅上,等水开后,在锅底铺好带气眼的木板,平铺一层红枣,再铺一层米(米一层大约15公分),三层红枣,三层糯米,装好锅后,盖好蒸席、锅盖,先用武火蒸半个小时,再用文火蒸近一个小时。粳糕一熟,甜甜的香枣味弥漫满院,人的食欲一下子便被钩起来。

  与糟糕相似的一种小吃,我们老家叫铲糕。做法与粳糕相同,只是上面多放一层红枣,蒸的要软一些。铲糕卖时用小铲子铲在碗里卖,一般是现吃,带走的少。粳糕必须卸开一块一块卖,把粳糕叉在竹签上吃。卸粳糕是个力气活和技术活,手腕上要有劲,卸粳糕的刀,顶端的刃要锋利,每块要卸的均匀、直溜,这样看起来顺眼,卖起来也公道向卖。关中有的地方,笼统把铲糕也叫粳糕。铲糕要趁热卖,吃得就是那份热乎劲和粘劲,粳糕要放凉后切开卖,吃得就是那份将瓷实和筋道。粳糕比铲糕便于携带,而且耐放,因而,食用的人就多一些。粳糕还有一个精典吃法——醪糟煮粳糕,把粳糕切成小块放在醪糟激汤里煮成粥,粘甜略带酸味,很受老年人欢迎。在老家的集市上,一般粳糕摊子旁边跟一个醪糟摊子,这是最佳组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粳糕在我们的小镇上特别向卖。看到宋大爷的生意火了,同门的伯、叔和哥,纷纷登门学艺,不到两年时间,镇上粳糕摊增加了十多家,同门人最多达到八家,且粳糕品质好。上大学那几年,署假回来一上街,伯、叔、哥、弟纷纷热情地让着吃他们做的粳糕,这种朴素的情愫,现在,想来,依旧很温暖。随着食品的丰富,钟情粳糕的人少了,宋大爷和他的两个儿子早就回乾县老家了,但镇上仍有两家卖粳糕的摊子,一家由堂哥坚守着。

  算起来,已是好几年没有吃过粳糕了。上个月,小区门口小喇叭喊着卖粳糕,出来一看,原来,卖的是铲糕,便没有了想吃的欲望。下次,回老家,一定要在街道上,吃一块正宗的粳糕,以犒劳久违的舌尖。

  作者 静水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2年8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最近发表
文章归档